首页

艾彩免费踩踏社区

时间:2025-05-29 14:04:16 作者:文旅部暗访揭示安全痛点 旅游高峰如何筑牢防线? 浏览量:86084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张钰惠)3月8日,“两高”报告出炉。今年的最高法工作报告中,家庭暴力、彩礼纠纷等婚恋议题引发关注。

  “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暴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最高法工作报告中,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牟林翰案”位列其中。据报告介绍,牟林翰凌辱同居女友致其自杀,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确立了婚前同居施暴须以家庭成员承担刑事责任的司法规则。

  报告显示,2023年,最高法发布两批反家暴典型案例,对以“爱”之名家暴未成年人、离异后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予以司法规制。明确恋爱、同居遭遇对方暴力,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法院发出各类人身安全保护令5695份,同比增长41.5%。

  今年全国两会上,家暴问题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翼城县北关小学教师李慧表示,家庭暴力并不是简单的“家务事”,更不是法律所不能及的“隐秘的角落”。检察机关支持家庭暴力受害者提起离婚诉讼或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并非介入普通的婚姻家庭纠纷,而是通过履行民事检察职能,表明反对家庭暴力的鲜明态度,既有利于引导家庭暴力受害者依法及时维权,也是通过法治手段有力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有效预防家庭暴力,我国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增设检察公益诉讼条款,检察机关探索反家暴监督办案,通过能动履职激活反家暴治理机制。

  “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一对新人在婚姻登记处留下合影。刘忠俊 摄

  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到,针对近年来涉彩礼纠纷增多甚至引发恶性案件,最高法制发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明确禁止以彩礼为名索取财物,依法遏制高额彩礼。

  今年2月1日,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新规针对借婚姻索取财物、结婚后“闪离”等情形彩礼纠纷如何处理加以明确。新规施行以来,多地适用新规对彩礼官司作出判决或调解。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对彩礼问题建言献策。

  由于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的出现,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增加。全国人大代表于莉提出建议,加强移风易俗日常监督,指导村级组织认真落实移风易俗相关措施,督促婚庆、殡葬等机构规范服务行为,及时纠正不正之风。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书记,我深感农村通过普法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谈到一件在法院法庭调研时了解到的案件,该案是由高额彩礼引发的婚姻家事纠纷。案件办完后,法庭会同村委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一起商讨将婚嫁新俗写进村规民约。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听取了法庭的建议,在村规民约中新增一条“婚丧嫁娶新风尚,少收彩礼不铺张”,同时明确彩礼数额不超过3万元。

  杨恒俊建议,法院要进一步加大普法进乡村的力度,通过普法移风易俗,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网传河南周口幼儿园一女童遭校车碾轧 当地教体局通报

港深创科园毗邻深圳,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港深创科园将成为与内地创科合作的重要平台,其进入营运阶段,有助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特区政府会继续与深圳紧密合作,争取落实各项创新的跨境便利措施,惠及港深创科园的合作伙伴以至整个创科界。(本报记者 王平)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沉香之乡”广东电白:一条香墟吸引全球客商

嘉义大学应用历史学系教授吴昆财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民进党当局为了政治目的,在2019年版课纲中大肆推行“去中国化”的历史教育,企图切割台湾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国族认同。他希望能拨乱反正,恢复中国史教学课纲。

中非合作论坛|蔡奇分别会见索马里总统马哈茂德、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布尔汉

“数字人最难的是‘育儿’阶段,而不是‘生孩子’阶段。”郭晓喆告诉记者,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持续曝光、内容输出,完善数字人的世界观和故事体系,让受众与其产生更多情感共鸣十分重要。

近年来力度最大 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

与其他地区的麻辣烫所包含的方便面、细软的粉丝等相比较,甘肃麻辣烫的土豆粉可谓是“造型不一”,宽粉、韭叶粉、细粉、粉丝等花样百出,而“定西宽粉”,恰如陇中人宽厚的胸怀一般,最为体现西北饮食的豪气。

国防部: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人会发生视网膜病变。病情进一步发展后,高血糖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黄斑区视网膜增厚(水肿);或血管闭塞引起新生血管及玻璃体积血,乃至视网膜脱离,从而使中心视力下降,严重会导致失明。因此,他建议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视网膜尚未有病变者,每6-12个月检查一次眼底。(记者 蔡敏婕 制作 徐妙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